湖南统筹力量健全机制 “纪巡”联动释放叠加效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皮家璇 通讯员 李杨艺
前不久,湖南省纪委监委发布了湖南高新创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学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消息,该案成功查处得益于十二届省委第六轮巡视实施的边巡边移边查机制。
“进驻前,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向省委巡视组通报高新创投的相关情况。巡视组进驻后,发现汪学高在工程项目中疑似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我们很快将问题线索移交给省纪委监委。”省委第七巡视组负责同志说。
湖南省委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监委持续健全“纪巡”联动工作机制,围绕巡前、巡中、巡后3个环节,准确把握监督任务,提升监督整体效能,推动实现“1+1>2”的监督效果。
巡前,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审定通报方案,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当面向巡视组介绍被巡视单位日常监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有关情况,省管干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及处置方式等情况。省纪委监委根据巡视工作需要,提出每轮巡视对象建议名单,供巡视办参考。比如,在开展十二届省委第一次机动巡视前,省纪委监委提出了3家被巡视企业名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巡前通报资料,巡视组进驻后,就重点人、重点事全面深入了解,巡视结束不久,就推动查处了湖南建工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新平。
巡中,湖南省委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监委共同会商研判,并抽调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巡视,凝聚监督合力。此前十二届省委第一轮巡视省农信联社时,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安排干部全程参与巡视,在发现时任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赵应云的买官卖官问题线索后,迅速查实了其涉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据统计,十二届省委以来共抽调249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巡视,通过巡中密切协作,巡后线索预移交审核把关,有效提高了线索成案率和案件查办效率。
巡后,湖南省委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监委同步审核被巡视党组织整改方案,共同参与被巡视党组织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联合开展整改督查评估,对虚假整改等问题追责问责。2023年以来共通报了5个市州、10个县市区、11家省管企业虚假整改等典型问题,对整改不力的1家省属高校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追责问责151人。
“这是本轮巡视中,被巡视单位的巡视报告、‘一把手’专题材料、巡视建议书等材料,请重点关注解决‘逃逸式’离职、省管企业纪委改革等问题。”第六轮巡视反馈完成后,巡视办工作人员向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报送相关巡视成果。
着眼于巩固巡视成果,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近年来,湖南省委巡视机构先后出台巡视成果运用暂行办法、巡视巡察工作提示、整改会商等机制。在每轮巡视进驻结束后,省委巡视机构通过制发提示函,提示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内设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等,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积极支持配合巡视工作,加强对巡视整改的日常监督,压实各级整改责任。省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和干部监督室根据“一把手”专题材料和巡视移交问题线索情况、处置结果,以及巡视整改情况等,及时补充、更新省管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作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做好省级层面巡视与纪检监察贯通协调的同时,省委巡视办深化指导市县巡察与同级纪委监委“一起做工作”,通过出台“四项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将纪委监委专项整治重点内容纳入巡察工作重点,抽调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化参与巡察,形成省市县三级“纪巡”有效联动工作格局。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